幼儿园小班劳作课摆放餐具教案怎么写?

红月育儿网 2023-09-22 06:48 编辑:admin 106阅读

一、幼儿园小班劳作课摆放餐具教案怎么写?

目标:

1、鼓励幼儿乐意尝试各种餐具的使用方法。

2、体验使用餐具品孙李尝美味食物的成功感及乐趣。

重点:幼儿乐于尝试使用各种餐具,品尝美味食物。

难点:用正确的则歼迟动词表达餐具的使用方法。

准备:一名幼儿扮演小兔、生日蛋糕、各种食物、餐具、空盒子小毛巾。

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兔姐姐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自由的观察食物及各种餐具,说说它们的名称、形状。)

二、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餐具品尝不同形状的食物,探索改辩各种餐具的使用方法。

1、 幼儿自由交流探索:你刚才吃了什么?你是怎么吃的?请了什么餐具帮忙?

2、 幼儿说说餐具的使用方法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示,教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动词。

3、 教师提出或从幼儿的操作情况中启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知道同一种食物可以用不同餐具来使用。

三、小兔推出生日蛋糕,全体幼儿为小兔唱生日歌欢庆生日。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再次探索。

幼儿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去操作使用不同餐具,品尝食物。

四、活动延伸

餐具“碰碰碰”,全体幼儿一起唱唱跳跳。

二、如何创设适宜的小班生活环境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会表达的理念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而作为一名执教小班的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思考与实践中,我也更深刻的体会到适宜的环境对小班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积极探究、表达表现能力提高所能起到的无声的教育作用。对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让幼儿在家庭化的环境中学会生活: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持久、终身和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对于小班孩子,家庭化的环境更有助于增进他们对环境的亲切感和信任度,并促进幼儿在获得良好情感体验的同时学会生活。于是,我改变了忽视盥洗室和餐厅环境创设的弊端,对这两个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做了全新的布置。

盥洗室——首先,我注意为小班孩子营造整洁、干净、舒适、温馨的盥洗环境:悬挂着的绿色植物给盥洗室带来了一份清新;在环境的创设上,注意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张贴洗手步骤图,让孩子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水池边的小镜子又时时提示着孩子们要讲卫生;另外,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盥洗用品:肥皂(不同颜色、形状的肥皂、洗手液、纸肥皂)、洗手刷,吸引孩子借助一些小工具来洗净双手……在充满童趣的氛围中,孩子们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娃娃小餐厅——根据小班孩子的特点,在娃娃小餐厅的环境布置上,总体注重整洁、干净、舒适,桌布的铺设体现出了家一般的温馨。同时“有营养的食物”、“宝宝用的小餐具”的内容布置,突出了餐饮活动这一主题,体现了环境的功能,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

二、让幼儿在情趣化的环境中学会探索:

环境是潜在的老师,适宜的、情趣化的环境更容易吸引小班孩子去操作、去探索。于是在各个场所,我都注意情趣化环境的创设。

区角环境——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玩具橱以及桌面、橱面的功用,提供各类源于幼儿生活,具有情趣的材料,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在感官训练区,各种常见的干果装在瓶中让幼儿看一看、听一听,各种调料让幼儿闻一闻、认一认,百宝箱内的神秘礼物又让幼儿迫不及待的想去摸一摸、猜一猜;在益智区,鞋子袜子配配对、图形拼贴、倒倒水、数字火车等又将归类、数数、图形辨别等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在美工区,印染画、棉签画、蜡笔画、手工、泥工的制作与班级的主题活动联系在一起,让孩子大胆探索、比较尝试;生活区内,筷子、勺子舀豆、夹豆、开瓶盖、包糖果、穿洞洞等又将小肌肉的训练与计算、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走廊——走廊是幼儿一日活动中来往频率较高的场所,于是在它的一面我布置了拉拉画廊,供幼儿相互观摩、交流学习;在另一面我布置了许多和幼儿共同收集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幼儿用“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小手摸一摸”,使走廊也能成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延伸。

三、让幼儿在自主化的环境中学会表达。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于是在环境的创设上我努力掘弃过去“教师挑担一头热”的弊端,让孩子和老师共同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各类报纸、杂志、漫画并通过照片、幼儿的语言文字说明等多种手段,让孩子在尽情的说说、剪剪、画画、贴贴中积极大胆、自主的表达表现,丰富幼儿的一百种语言,留下孩子的认知痕迹、成长轨迹。

环境是隐藏的教师,无声的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发展性的环境,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幼师怎样管理幼儿方法

一、爱幼儿,尊重幼儿,公平、公正对待幼儿

孩子是班级工作的主题,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我们管理孩子不会为了限制孩子,而是要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适应、去创造。对于一个班级的每个孩子,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应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评价每一位幼儿。对于小、中、大三个层次班的幼儿在方法上有所不同,小班幼儿多的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示,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岁自己的关心、爱护,使幼儿对老师消除恐惧,拉近距离,感受亲切、安全感等。对于特殊儿童,教师也要爱孩子,欣赏他的优点,接纳他的缺点。

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两位教师团结协作,共同配合

在大班常规教育中,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应相互配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维持课堂秩序,进行赏识教育,留心每一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表扬,对能力较薄弱,性格孤僻的幼儿应采取较多的表现机会,让他们多加锻炼,积极参与,从中给及帮助和鼓励。

三、注重家园沟通,做到真诚一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教师根本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班级空间有限,避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多多少少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碰到这类事情后,我会主动第一时间和家长反应情况,从而对此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反思,这样才能得到家长对老师的认可与信任,其实我班家长很关心幼儿在园的变现,学习情况,教师的言行举止等等,为了有效的开展班级管理,一般我园在每年的开学初会进行一次家长会,会议上会介绍一些本学期的工作中作重点,幼儿开学以来的习惯,学习兴趣,家长所要配合一些事情,并创建QQ群方便家长联系,并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家长每天接送幼儿来园是对教师的一种交流,孩子入园时教师应热情的接待每一位幼儿,教师的一个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抚摸,或许就能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爱,而面对特殊的孩子,教师需要和特别家长交流,帮助家长共同来教育幼儿,从而减少家长心里的那种不安,正如我班高晟炀小朋友,说说已是大班的幼儿,但自理能力学习方面还不如小班的幼儿,每次和家长交流,总能看到家长的心酸和努力,为此我也经常让他自己学会锻炼,学会独立,学习动手等方面,教他如何使用剪刀,如何使用勺子吃饭,如何正确的穿脱衣物鞋子,教他学会整理被褥,话说让他学确实很困难,一开始估计也学不会,因为长这么大什么事情都是家长替他包办的,正是因为这样,我和他妈妈多次交流与沟通,让他在家也多锻炼锻炼,一天天下来高晟炀的努力还是有的,至少现在能独立安静的用餐,会脱衣物,穿鞋子等,不过我相信多和家长平时沟通交流,及时反应幼儿在园情况,真诚对待每位家长和幼儿,全面了解孩子各方面情况,从而提高班级的管理质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是否有材料和色料纯净,安全无毒的儿童餐具?
上一篇:返回栏目